人们总是称李雯雯为“快乐宝贝”。
在举重赛场上,她会念“咒”。获得金牌后,她高高举起教练,喊道:“下班了。”比赛之外,她穿着汉服和清朝服饰拍照;她跟着热门视频,拿着水瓶转来转去玩“天女散花”;她还头戴奥运吉祥物娃娃与教练合影,称赞自己“可爱”。网络上,巴黎奥运会女子举重81公斤以上级举重冠军所表现出的轻松与快乐引起关注。
然而,她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
出生于辽宁的李雯雯有着东北人典型的大大咧咧、率直。在中国传统优势体育运动12年的风风雨雨中,她也具备了传统冠军运动员的气质。体能教练王浩天认为她有“小女孩”的一面,也善于掩饰自己的恐惧和焦虑——在差点夺冠的压力下,即使是力争卫冕的天才选手也被困住了在无数的困难中无法入睡。深夜。
“她知道这可以缓解压力。”
2024年8月11日,时隔三年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后,李雯雯再次举起教练吴美锦庆祝,复制了东京奥运会的夺金时刻。身高不足1.6米的吴美丽,在身高1.78米、体重近150公斤的徒弟怀里显得更加小巧,就像一个大娃娃一样。这也成为师徒二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。
“这次我彻底高兴了。”半个月后,李雯雯回忆起这一刻时说道。 “更多的是感谢。同时,因为我压力很大,网友们都想看我把教练举起来,所以当时我没有多想,所以我就将他举起来。”
对于这一举动,李雯雯有着更加俏皮的回答。曾有记者问教练是不是她的挂件。李雯雯说教练不是挂件,她要尊重他;同为中国举重队队员的侯智慧就是她的小挂件。
2024年8月11日,巴黎奥运会女子81公斤级及以上举重决赛中,李雯雯夺冠后举起教练吴美丽庆祝。视觉中国地图
对于公众来说,李雯雯是信号强劲的“快乐电波”。她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快乐日常生活:训练时,她拿着杠铃讲笑话,开大头特效搞笑,偶尔摆姿势学几个“展翅高飞”的动作,自称偷懒”。
她还喜欢嘲笑自己。五月的一个周末,她去摘樱桃,遇到了一个叫童言无忌的孩子:“阿姨胖得像一颗大樱桃。”她回答说:“谢谢你,孩子。”这段对话也被摘录在她的微信博里。
巴黎奥运会结束后,李雯雯进入了休假期——充斥着采访邀请、综艺录制和公开活动。参加完奥运会闭幕式回国当天,早上8点刚到北京不久,还没来得及赶时差,就有面试在等着她。 “我下班回来后,有两场直播,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才睡觉。” 8月底,也就是与南方周末记者会面的前一天,她刚在外省录制完一档综艺节目,立即飞回北京。 。 “直到比赛结束我还没有休息过一天。”
但这并没有耽误她的幸福。夺冠第二天,她就在抖音上发布了一组吴美丽的“各种”搞笑视频。
李雯雯的母亲王晓燕将这样的幸福解释为大自然。 “一个性格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。”王小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李雯雯小时候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,不分年龄,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,“她和大家都有共同话题,可以一起玩。”
李雯雯的体能教练王浩天认为,她性格大大咧咧,很多快乐的行为都是缓解压力的方式。在国家队,运动员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方式去玩乐和放松。他们只能在周日外出,并且不允许在外面吃喝。所以大家有时会组队去动物园缓解压力。
作为卫冕冠军,李雯雯承受着比一般运动员更大的压力。她曾经喜欢抓布娃娃来解闷,但后来因为抓的布娃娃太多,没有地方放,所以就不了了之。王浩天观察到,李雯雯的房间里摆满了很多草莓熊玩偶,她还穿着汉服拍照片和短视频。 “她做这些事情并不是因为她不知道该怎么做,而是她知道这些事情会让她的生活更幸福。帮助她调节和缓解这些压力。”
“我想练习一下”
王笑燕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件旧事。
当时家庭条件一般,王晓燕和丈夫开了一家小型玉石加工厂,生意非常忙碌。从李雯雯上幼儿园开始,其他家长就可以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了。夫妻俩只能让孩子自己步行两三公里上下学。 “我感觉很不舒服,孩子当时受了很多苦。”
李雯雯对于这段经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:“妈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。”
这似乎是母女俩对待过去的正常方式:母亲无法释怀过去的辛酸,女儿却坦然接受。
对于举重来说尤其如此。
2012年,12岁的李雯雯上初中时,鞍山体校的举重教练来到学校选拔人才。李雯雯回忆说,她的体育老师向举重教练推荐了她,但教练认为她80公斤太胖,没有被选中。
李雯雯的父亲得知此事后,说她“什么都不擅长,吃得也不够”。李雯雯不满,通过同学联系鞍山体校校长,希望能再获得一次机会。
王小燕记得,校长见到校长后,测试了女儿双手的力量,并让她做了几个下蹲的动作。经过一番考察,有举重出身的校长觉得李雯雯是一个不错的人选:“你可以把孩子留在这里,不用担心。”
从此,李雯雯开始涉足举重。李雯雯在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就开始在鞍山市体校寄宿。她每个月只能回岫岩县老家两天。她很少向家人吐露自己在体校的困难。
“她从来没有告诉家人这个孩子有多么痛苦和困难。”王小燕记得,有一次,女儿从体校回家,脸上有五个被抓伤的指纹,从鼻子一直延伸到耳根。她打电话给教练,得知李雯雯在体校被欺负。 “我很生气。她从来没有向我提起过这件事。”
“我忘了,我妈说有,那就说明有这种事。”近十年后再次谈起这件事时,李雯雯显得淡漠。
李雯雯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
2014年,李雯雯结束了鞍山体校的职业生涯,前往福建训练。向南数千公里,她发现自己再次陷入困境:炎热的夏天,她在训练中中暑,跑到厕所呕吐,吐完回来继续。她不习惯当地的食物,生活费用也是一个问题。每天,经过5-6个小时的训练,她只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使用手机。教练不让她办理电话卡,她每周都会用微信和家人视频聊天几次,主要目的就是“要钱”。
“这很辛苦。”李雯雯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00-1000元,但如果她想要过上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,每个月就需要2000元。 “很难,我需要买生活用品等等,我已经把一元钱当两块钱了。”
王小燕去福建看望女儿。在训练馆里,她意识到举重又苦又累。看到李雯雯每次举起杠铃都大声喊叫,她觉得女儿每次喊叫都像是在喊妈妈。当时,王小燕实在忍无可忍,一边哭一边给丈夫打电话。
“那时候我们玉厂已经好了,经济条件也好很多了,我说我又不是养不起女儿,就别放着受苦了。”王晓燕回忆,丈夫坚持询问女儿的意见。挂断电话后,王晓燕就不敢再回训练馆了。她找机会对女儿说:“妈妈,带你回家吧,我们不练了。”
李雯雯不同意。她觉得自己修炼了三四年,几年后就会有成果。如果她走了,她的痛苦就白费了。
李雯雯在外训练期间,夫妻俩在家乡盖了新房。她对王小燕说:“以前我想家,我知道家是什么样子。现在我想家,我什至不知道家是什么样子。”这句话王笑燕心里还是不太舒服。
李雯雯还记得,2017年放假回家时,她站在新房前,不得不问:“门在哪里?怎么进去?”有的邻居和家人说:“你家女儿这么胖了,还不回家,你让她练什么?”
“我当时的想法是,我必须要实践它。”李雯雯说道。
客车升降机,国际突破
2018年9月,李雯雯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上获得金牌。很快,她就入选了国家队。
然而,她却犹豫了。
王晓燕记得,女儿不愿意去,因为她在国家队里熟人很少。 “她说她不想一个人走,当她来到国家队后,一切都变了,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,一切都要从头开始。”
“你必须迈出国家队的一步,对吧?”王笑嫣有些生气。好在父亲说服了李雯雯,让她先去国家队待一周,如果表现不好,他就把她接回去。
李雯雯回忆说,她当时相信了一些谣言,有一些思想包袱,对加入国家队有些抵触。但入队一两周后,她发现队员“人很好,很照顾我”,决定平静地训练。
入队后,吴美丽接手了李雯雯的训练。在他看来,李雯雯年轻,勤奋,基础好,实力也强,但在一些举重动作上还存在不足。另外,李雯雯此前从未接触过男教练,心理上还是有些“缩水”。她害羞又警惕。她还处于观望状态,并不完全信任吴玫锦。
但吴美丽对李雯雯抱有很大的期望。 “虽然她很胖,性格也很固执,但如果你能摆正她,引导好她,其实你会有更多的空间。”吴美丽说,他的目标是奥运冠军。
为此,吴美丽为她制定了专门的体能训练计划,增强她的心肺功能和动作协调性;同时,他也想让她的肌肉更加紧实,同时大致保持李雯雯的体重。
据吴美丽介绍,李雯雯是一位愿意努力的“小天才运动员”,但由于体重过重,在某些方面她有些偷懒。李雯雯也承认自己“讨厌健身”。训练她并不容易。
“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。你不能只说这个是对的或那个是错的。”吴美丽说:“我一点一点地引导她、改造她,慢慢地、不知不觉地改造她。”
李雯雯认为自己是一位富有表现力的运动员。如果不能再修炼了,或者身体疼了,她有什么想法都会告诉吴美丽。而吴美丽则性格很好,很有耐心。她“基本上依赖我”。
曾经“缩成一团”的18岁女孩逐渐放下戒心、放松下来。在此基础上,吴美丽又添了一把火。他发现李雯雯初生牛犊不怕虎,很多事情都敢打敢冲,但她毕竟还是个小女孩,冲锋之后难免会害怕。他要做的就是鼓励她先冲,然后再说话。 “我也不想让你相信我,你相信你自己吗?”
只等待比赛的检验。
2019年,李雯雯登上国际舞台,参加举重世界杯。比赛临近,李雯雯突然感到害怕:比赛在她训练过的福州举行,有来自福建的领导和一批当地的年轻运动员。她太紧张了,想要退出比赛。
扶起她的正是吴美丽。 “教练稍微哄了一下,说你再试试抓(举)。”就这样,李雯雯一点一点地“尝试”,击败了俄罗斯举重名将塔蒂亚娜·卡什琳娜,夺得女子87公斤以上级抓举、挺举和总成绩第二名。
“原来名将没那么厉害,我也能赢。”此后,李雯雯赢得的比赛越来越多。同年,她打破纪录,夺得亚洲举重锦标赛和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。到了年底,吴美丽感觉两人已经完全融为一体,完全信任对方。
“就像做生意,如果我告诉你,给我一些钱,我投资,你信吗?你肯定不信,但你必须接受。”吴美丽说:“那你先一点点(投资),我给你赚钱,一点一点地,她(李雯雯)就会越来越相信,因为我让她的成绩一直在提高。”
2021年8月2日,李雯雯在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级及以上决赛中获得冠军。视觉中国地图
冠军归来
2023年9月16日,世界举重锦标赛女子87公斤级及以上比赛当天,李雯雯总感觉有些不对劲。
她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。 “无论如何,那天我的状态很糟糕,”她说。 “当教练在后场做动作时,我听不懂他说的任何话。感觉就像是一只耳朵进,另一只耳朵出,我听不见。”
第二次举重时,东京奥运会女子87公斤以上级冠军右肘受伤,因伤退出比赛。当时距离巴黎奥运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。
对于李雯雯来说,很多事情开始发生变化。东京奥运会期间,还年轻的她形容自己受到了球队的照顾。她跟随教练,“无忧无虑”地夺得了冠军。但从此以后,她不再是初生牛犊,而是要卫冕冠军,有着无数的期待。她记得东京奥运会结束后,她曾经听到队里一位年轻队员说“(某事)雯雯也做了同样的事情”。那一刻,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当小孩子了,更不能把负能量传递给年轻的队员了。
“每个人给你的信号是,你是奥运冠军,你必须带头,你必须优秀,你必须有成绩,你不能失败。”李雯雯说道。
然而,右肘的受伤几乎意味着她的身体机能将从“负数”开始。李雯雯记得,2023年亚运会,她在参赛名单最后审核阶段因肘部受伤退出比赛,不得不搬出亚运村,独自住在酒店里。由于右手打着石膏,她只能用左手吃饭,还得随身携带叉子;她必须一只手洗衣服,另一只手拧干。最麻烦的就是扎头发。如果她用一只手绑得太多,她的手臂就会抽筋。
更让她担心的是训练。受伤两个月后她才重新开始训练。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。 “一块肉粘在一起了,你必须把它拉直。”艰苦的训练并不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反馈。李雯雯说,这是一个稍微恢复的过程,后退两步,再前进三步,再后退第四步。
在王浩天看来,2023年受伤之前,李雯雯一直很冷静,没有受到赛前压力的影响;但受伤之后,她又不可避免地要对未来感到担忧。距离巴黎奥运会还有三百多天,李雯雯经常夜不能寐。她会在睡了两三个小时后突然醒来。王浩天表示,当时她不想影响其他队员,所以只能在半夜给关系比较好的自己发信息。有时候,半夜三点钟他就会收到消息,第二天早上八点钟,李雯雯就必须准时到达训练。
为此,两人在训练之外交流时,王浩天尽量少提伤病恢复的事情,“我不想再给她压力了。”
吴美丽还记得,那段时间,李雯雯经常和她聊天。虽然她没有提到奥运会,但可以看出她对奥运会的焦虑。 “她自己说的,当时她都快想退休了。”
由于中国在奥运会女子举重所有级别中只能派出6个级别,李雯雯准备无法参加巴黎奥运会。但直到最后一刻,她的身体才给了她一些信心。
2024年4月的举重世界杯上,她获得了三个冠军。一个月后,她入选国家队参加巴黎奥运会。
此后的故事被媒体多次讲述——李雯雯成功卫冕。当冠军确定后,镜头还捕捉到了她在后场哭泣的画面。
“我觉得这真的很不容易,我终于熬过来了。赛前我偷偷地哭了,但每次哭一两次,我就告诉自己不要哭。如果我想哭,我可以哭多少次夺冠后我想哭。”李雯雯说:“我觉得(夺冠的时候)哭是值得的。”
胜利和哭泣仿佛打开了阀门,李雯雯卸下了重担。王浩天觉得巴黎奥运会后她真正幸福了,“表情都写在脸上了”。
2024年8月11日,巴黎奥运会女子81公斤级及以上举重决赛,李雯雯(中)登上领奖台。视觉中国地图
无忧无虑、开朗直率的李雯雯又回来了。在王晓燕的回忆中,女儿从来没有向她提起过自己的体型,她心里有些复杂和心疼。
不过,面对南方周末记者,李雯雯依然显得很轻松,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身材。 “享受这一刻吧。”没有哪个女孩不想减肥。她相信自己为了自己的表演做出了一些牺牲。退役后再去锻炼身材就来不及了。
王晓燕也听到女儿谈论未来。她记得女儿说退休后想买一辆房车,玩够了再考虑工作。
“我都没听说过,我妈又说了?”李雯雯笑道。
在王浩天看来,或许是因为长期在队里训练,环境简单,24岁的李雯雯在某些方面的心理年龄只有17、18岁。但两届奥运会也改变了她。以前李雯雯总是抱怨生活中的琐事,但现在她的语气不一样了。她说话的语气更多是陈述性的。看来这些都不是困难,只是挑战,她需要克服。 ,以不辜负自己和周围人的期望。
吴美丽觉得,以前的李雯雯年轻,常常以自我为中心,但现在她已经学会了感恩。 “给医生和体能教练,她时不时会给他们买零食、零食、水果。”
早在东京奥运会之后,李雯雯就和吴美丽约定参加2028年的洛杉矶奥运会,甚至是后来的布里斯班奥运会,因为听说那里的风景很美。不过,在此之前,李雯雯需要享受这个难得的假期。
“赛前我问他,教练,我可以起飞多长时间?他说,随便吧。”
南方周末记者姜博文 南方周末实习生金晶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myszz.com/html/tiyuwenda/9151.html